北京疫苗在浙江省可以接种吗?跨省疫苗接种全解析
4
2025-05-20
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(国药集团)研发的BBIBP-CorV是一种灭活疫苗,采用新冠病毒毒株(CN2株)培养后灭活,并添加佐剂增强免疫反应,该疫苗在2020年12月获批上市,是中国最早获批的新冠疫苗之一,已在全球多个国家使用。
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(同为国药集团旗下)研发的WIBP-CorV同样采用灭活技术,但使用的病毒株略有不同(CN1株),该疫苗于2021年2月获批上市,与北京生物疫苗在技术路线和免疫机制上高度相似。
对比项 | 北京生物(BBIBP-CorV) | 武汉生物(WIBP-CorV) |
---|---|---|
研发机构 |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|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|
病毒株 | CN2株 | CN1株 |
技术路线 | 灭活疫苗 | 灭活疫苗 |
接种程序 | 2剂,间隔3-4周 | 2剂,间隔3-4周 |
保护率 | 约79% | 约72.5% |
从技术角度看,两种疫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病毒株来源和生产工艺上,但核心免疫机制相同。
混打疫苗(异源接种)并非中国独有,全球多个国家已进行相关研究:
由于北京生物和武汉生物疫苗均采用灭活技术,理论上混打不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,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曾表示,若无法获得同厂家疫苗,混打是可行的替代方案。
目前尚无大规模临床试验专门针对北京生物和武汉生物混打的效果,但类似灭活疫苗(如科兴与国药混打)的研究表明:
中国疾控中心此前建议“尽量使用同一厂家疫苗”,但并未禁止混打,在实际接种中,部分地区因疫苗调配问题允许混打,并监测接种者反应。
目前数据表明,灭活疫苗混打不会显著降低保护率,甚至可能因不同病毒株刺激而增强免疫应答。
灭活疫苗本身副作用较低,混打后不良反应率与同源接种相近,常见反应仍为轻微发热或注射部位疼痛。
部分国家(如新加坡)要求疫苗证书显示完整接种记录,混打若符合中国官方认可,通常不影响国际旅行。
北京疫苗与武汉疫苗混打在科学上是可行的,且实际接种中已有不少案例,尽管官方仍推荐同源接种,但在特殊情况下,混打并不会显著增加风险或降低保护效果,随着更多研究数据的公布,混打策略或将成为更灵活的免疫方案,对于公众而言,关键是根据自身情况和疫苗供应,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接种方式。
(全文约1680字)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