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宁市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概述
南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最新指导意见,结合本地实际情况,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和升级,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:

- 加强人员流动管理
- 优化核酸检测策略
- 强化重点场所防控
- 推进疫苗接种工作
-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
这些措施旨在精准防控,既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,又能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。
人员流动管理:严格进出管控
外地来(返)邕人员管理
- 高风险地区人员:原则上暂缓来邕,确需来邕的需提前48小时向社区(村)报备,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抵邕后实行“7天集中隔离+3天居家健康监测”。
- 中风险地区人员:需提前24小时报备,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,抵邕后实行“7天居家隔离”。
- 低风险地区人员: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,抵邕后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(间隔24小时)。
离邕人员管理
- 非必要不离邕,确需离邕的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,并提前向目的地报备。
- 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人员离邕需经单位审批。
健康码管理
- 市民需每日自查健康码,如发现红码或黄码,应立即向社区报告,并配合落实管控措施。
核酸检测策略:优化检测频次
重点人群“应检尽检”
-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、冷链从业人员、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需定期检测(如每周1-2次)。
- 学校师生、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需按教育、民政部门要求进行核酸检测。
社会面“愿检尽检”
- 南宁市各城区均设有免费核酸检测点,市民可根据需求自行检测。
- 鼓励市民在出行前、参加聚集性活动前进行核酸检测。
核酸检测便民措施
- 部分社区提供“上门采样”服务,方便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。
- 核酸检测结果可通过“广西健康码”小程序查询,24小时内出报告。
重点场所防控:强化公共场所管理
公共场所“三码联查”
- 进入商场、超市、农贸市场、酒店、景区等场所,需查验健康码、行程码和疫苗接种记录。
- 未接种疫苗者(除禁忌症外)需登记信息并劝导接种。
餐饮、娱乐场所限流管理
- 餐饮场所堂食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0%,提倡打包或外卖。
- KTV、网吧、电影院等娱乐场所需预约入场,并控制人流量。
公共交通防控
- 乘坐地铁、公交、出租车等交通工具需全程佩戴口罩,并配合测温。
- 地铁站、客运站等交通枢纽需加强消毒频次。
校园防控
- 学校实行封闭管理,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入校。
- 师生每日健康监测,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。
疫苗接种:加快加强针接种
加强针接种要求
- 已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(如科兴、国药)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,需尽快接种加强针。
- 60岁以上老年人是重点接种对象,社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。
疫苗接种点优化
- 南宁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临时接种点均可接种疫苗。
- 部分商圈、地铁站设立流动接种车,方便市民就近接种。
应急处置机制:快速响应疫情
流调溯源提速
- 一旦发现阳性病例,疾控部门需在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调,24小时内完成密接、次密接排查。
封控管理精准化
- 对涉疫小区、楼栋实行“足不出户、上门服务”管理,其他区域尽量减少影响。
- 封控区生活物资由社区统一配送,保障居民基本需求。
医疗救治保障
- 南宁市定点医院(如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)24小时开放,确保患者及时救治。
- 建立“黄码医院”机制,保障健康码异常人员的就医需求。
市民注意事项
- 做好个人防护:科学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离。
- 减少聚集活动:非必要不举办大型活动,提倡线上会议、红事缓办、白事简办。
- 关注官方信息:不信谣、不传谣,以南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信息为准。
南宁市最新的疫情防控要求,既体现了科学精准的防控策略,也兼顾了市民的正常生活需求,当前疫情形势复杂多变,唯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,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防疫政策,做好个人防护,共同守护南宁的安全与健康!

(全文约1500字)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