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疫苗跨省接种指南,江苏省居民能否异地接种?
6
2025-05-20
2023年冬季,哈尔滨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,新一轮疫情的出现让许多市民感到不安,一个老问题又被重新提起:疫苗到底还有用吗?
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,全球已经接种了超过130亿剂新冠疫苗,中国也完成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工作,但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,从Delta到Omicron,再到如今的XBB系列毒株,许多人开始质疑疫苗的保护效果,尤其是在哈尔滨这样的北方城市,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,疫苗能否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?
本文将从科学角度分析哈尔滨疫情中疫苗的作用,探讨疫苗对变异病毒的保护力,并解答公众最关心的问题。
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,冬季气候寒冷,人口流动性大,加上室内聚集活动增多,使得病毒传播风险上升,哈尔滨报告的新增病例主要涉及Omicron亚型变异株,如XBB.1.5和XBB.1.16,这些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较强,导致部分已接种疫苗的人群仍可能感染。
根据官方数据,哈尔滨的疫苗接种率较高,大部分市民已完成基础免疫(两针灭活疫苗)和加强针(第三针),由于病毒变异,突破性感染(即接种疫苗后仍感染)的情况有所增加,但这并不意味着疫苗无效,而是病毒进化导致抗体水平下降。
尽管疫苗不能100%预防感染,但多项研究表明,接种疫苗仍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。
疫苗的主要价值在于减少医疗资源挤兑,保护高危人群(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)。
目前流行的XBB系列毒株具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,这意味着:
:疫苗仍然有用,但需要定期更新和补种加强针以维持保护力。
疫苗的保护力并非“全有或全无”,而是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。接种疫苗后感染≠疫苗无效,它仍然降低了重症风险。
科学家正在研发:
病毒无国界,只有全球疫苗公平分配,才能减少变异风险,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,未来仍需加强国际合作。
哈尔滨的疫情提醒我们,新冠病毒并未消失,但疫苗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之一,尽管病毒在变异,但科学在进步,公众无需过度恐慌,而应理性看待疫苗的作用,积极配合防疫措施。
✅ 疫苗不能100%防感染,但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。
✅ 高风险人群应及时接种加强针。
✅ 个人防护(戴口罩、勤洗手)仍然重要。
在这个与病毒共存的时代,科学、理性和团结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最大武器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